酒类技术网★酒类技术★酒类设备★技术转让★
酒类技术网 >> 首页 >> 信息内容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07-04-20    文章录入:admin ]
前 言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总砷的测定。
  其最低检出浓度:银盐法(测定用样品相当5g)为0.2mg/kg;砷斑法(测定用样品相当2g)为0.25mg/kg;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测定用样品相当5g)为0.05mg/kg。
                  第一篇 银盐法(第一法)
  2 原理
  样品经消化后,以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经银盐溶液吸收后,形成红色胶态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 试剂
  除特别注明外,所用试剂为分析纯,水为去离子水。
  3.1 硝酸。
  3.2 硫酸。
  3.3 盐酸。
  3.4 氧化镁。
  3.5 无砷锌粒。
  3.6 硝酸—高氯酸混合溶液(4+1):量取80mL硝酸,加20mL高氯酸,混匀。
  3.7 硝酸镁溶液(150g/L):称取15g硝酸镁[Mg(NO3)2·6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
  3.8 碘化钾溶液(150g/L):贮存于棕色瓶中。
  3.9 酸性氯化亚锡溶液:称取40g氯化亚锡(SnCl2·2H2O),加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加入数颗金属锡粒。
  3.10 盐酸(1+1):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mL。
  3.11 乙酸铅溶液(100g/L)。
  3.12 乙酸铅棉花:用乙酸铅溶液(100g/L)浸透脱脂棉后,压除多余溶液,并使疏松,在100℃以下干燥后,贮存于玻璃瓶中。
  3.13 氢氧化钠溶液(200g/L)。
  3.14 硫酸(6+94):量取6.0mL硫酸,加于80mL水中,冷后再加水稀释至100mL。
  3.1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三乙醇胺—三氯甲烷溶液:称取0.25g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C2H5)2NCS2Ag],置于乳钵中,加少量三氯甲烷研磨,移入100mL量筒中,加入1.8mL三乙醇胺,再用三氯甲烷分次洗涤乳钵,洗液一并移入量筒中,再用三氯甲烷稀释至100mL,放置过夜。滤入棕色瓶中贮存。
  3.16 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320g在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过的或在100℃干燥2h的三氧化二砷,加5mL氢氧化钠溶液(200g/L),溶解后加25mL硫酸(6+94),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新煮沸冷却的水稀释至刻度,贮存于棕色玻塞瓶中。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0.10mg砷。
  3.17 砷标准使用液:吸取1.0mL砷标准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1mL硫酸(6+94),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μg砷。
  4 仪器
  4.1 可见分光光度计。
  4.2 测砷装置:见图1。
  4.2.1 100~150mL锥形瓶:19号标准口。
  4.2.2 导气管:管口19号标准口或经碱处理后洗净的橡皮塞与锥形瓶密合时不应漏气。管的另一端管径为1.0mm。
  3.2.3 吸收管:10mL刻度离心管作吸收管用。
  5 样品消化
  5.1 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5.1.1 粮食、粉丝、粉条、豆干制品、糕点、茶叶等及其他含水分少的固体食品:称取5.00g或10.00g的粉碎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先加水少许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10~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放置片刻,小火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放冷。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再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沿瓶壁滴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待瓶口白烟冒净后,瓶内液体再产生白烟为消化完全,该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爆沸或爆炸。
  加20mL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冷后的溶液移入50mL或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放冷,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量1mL。
  取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5.1.2 蔬菜、水果:称取25.00g或50.00g洗净打成匀浆的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10~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以下按5.1.1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5g样品,相当加入硫酸1mL。
  5.1.3 酱、酱油、醋、冷饮、豆腐、腐乳、酱腌菜等:称取10.00g或20.00g样品(或吸取10.0mL或20.0mL液体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5~15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以下按   5.1.1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2g或2mL样品。
  5.1.4 含乙醇饮料或含二氧化碳饮料:吸取10.00mL或20.00mL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先用小火加热除去乙醇或二氧化碳,再加5~10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混匀后,以下按   5.1.1自“放置片刻”起依法操作,但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2mL样品。
吸取5~10mL水代替样品,加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和硫酸,按相同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5.1.5 含糖量高的食品:称取5.00g或10.0g样品,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先加少许水使湿润,加数粒玻璃珠、5~10mL硝酸-高氯酸混合后,摇匀。缓缓加入5mL或10mL硫酸,待作用缓和停止起泡沫后,先用小火缓缓加热(糖分易炭化),不断沿瓶壁补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待泡沫全部消失后,再加大火力,至有机质分解完全,发生白烟,溶液应澄明无色或微带黄色,放冷。以下按5.1.1自“加20mL水煮沸”起依法操作。
  5.1.6 水产品:取可食部分样品捣成匀浆,称取5.00g或10.0g(海产藻类、贝类可适当减少取样量),置于250~500mL定氮瓶中,加数粒玻璃珠,5~10mL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混匀后,以下按5.1.1自“沿瓶壁加入5mL或10mL硫酸”起依法操作。
  5.2 硝酸-硫酸法
  以硝酸代替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进行操作。
  5.3 灰化法
  5.3.1 粮食、茶叶及其他含水分少的食品:称取5.00g磨碎样品,置于坩埚中,加1g氧化镁及10mL硝酸镁溶液,混匀,浸泡4h。于低温或置水浴锅上蒸干,用小火炭化至无烟后移入马弗炉中加热至550℃,灼烧3~4h,冷却后取出。加5mL水湿润后,用细玻棒搅拌,再用少量水洗下玻棒上附着的灰分至坩埚内。放水浴上蒸干后移入马弗炉550℃灰化2h,冷却后取出。
  加5mL水湿润灰分,再慢慢加入10mL盐酸(1+1),然后将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坩埚用盐酸(1+1)洗涤3次,每次5mL,再用水洗涤3次,每次5mL,洗液均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其加入盐酸量不少于(中和需要量除外)1.5mL。全量供银盐法测定时,不必再加盐酸。
  按同一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5.3.2 植物油:称取5.00g样品,置于50mL瓷坩埚中,加10g硝酸镁,再在上面覆盖2g氧化镁,将坩埚置小火上加热,至刚冒烟,立即将坩埚取下,以防内容物溢出,待烟小后,再加热至炭化完全。将坩埚移至马弗炉中,550℃以下灼烧至灰化完全,冷后取出。
  加5mL水湿润灰分,再缓缓加入15mL盐酸(1+1),然后将溶液移入50mL容量瓶中,坩埚用盐酸(1+1)洗涤5次,每次5mL,洗液均并入容量瓶中,加盐酸(1+1)至刻度,混匀。定容后的溶液每10mL相当于1g样品,相当于加入盐酸量(中和需要量除外)1.5mL。
按同一操作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5.3.3 水产品:取可食部分样品捣成匀浆,称取5.00g置于坩埚中,加1g氧化镁及10mL硝酸镁溶液,混匀,浸泡4h。以下按5.3.1自“于低温或置水浴锅上蒸干”起依法操作。
  6 分析步骤
  吸取一定量的消化后的定容溶液(相当于5g样品)及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补加硫酸至总量为5mL,加水至50~55mL。
  6.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2.0,4.0,6.0,8.0,10.0mL砷标准使用液(相当0,2.0,4.0,6.0,8.0,10.0μg),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40mL,再加10mL硫酸(1+1)。
  6.2 用湿法消化液
  于样品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及砷标准溶液中各加3mL碘化钾溶液(150g/L),0.5mL酸性氯化亚锡溶液,混匀,静置15min。各加入3g锌粒,立即分别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并使管尖端插入盛有4mL银盐溶液的离心管中的液面下,在常温下反应45min后,取下离心管,加三氯甲烷补足4mL。用1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波长52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6.3 用灰化法消化液
  取灰化法消化液及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吸取0,2.0,4.0,6.0,8.0,10.0mL砷标准使用液(相当0,2.0,4.0,6.0,8.0,10.0μg砷),分别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43.5mL,再加6.5mL盐酸。以下按6.2自“于样品消化液”起依法操作。
  7 计算
  式中:X——样品中砷的含量,mg/Kg或mg/L;
  m1——测定用样品消化液中砷的质量,μg;
  m2——试剂空白液中砷的质量,μg;
  m——样品质量(体积),g(mL);
  V1——样品消化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
  8 允许差
  相对相差≤10%。
                  第二篇 砷斑法(第二法)
  9 原理
  样品经消化后,以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生成砷化氢,再与溴化汞试纸生成黄色至橙色的色斑,与标准砷斑比较定量。
  10 试剂
  10.1 同银盐法3.1~3.14,3.16,3.17。
  10.2 溴化汞-乙醇溶液(50g/L):称取25g溴化汞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定容至500mL。
  10.3 溴化汞试纸:将剪成直径2cm的圆形滤纸片,在溴化汞乙醇溶液(50g/L)中浸渍1h以上,保存于冰箱中,临用前取出置暗处阴干备用。
  11 仪器
  11.1 测砷装置:见图2。
  11.1.1 100mL锥形瓶。
  11.1.2 橡皮塞:中间有一孔。
  11.1.3 玻璃测砷管:全长18cm,上粗下细,自管口向下至14cm一段的内径为6.5mm,自此以下逐渐狭细,末端内径约为1~3mm,近末端1cm处有一孔,直径2mm,狭细部分紧密插入橡皮塞中,使下部伸出至小孔恰在橡皮塞下面。上部较粗部分装放乙酸铅棉花,长5~6cm,上端至管口处至少3cm,测砷管顶端为圆形扁平的管口上面磨平,下面两侧各有一钩,为固定玻璃帽用。
  11.1.4 玻璃帽:下面磨平,上面有弯月形凹槽,中央有圆孔,直径6.5mm。使用时将玻璃帽盖在测砷管的管口,使圆孔互相吻合,中间夹一溴化汞试纸光面向下,用橡皮圈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将玻璃帽与测砷管固定。
  12 样品消化
  同第5章。
  13 分析步骤
  吸取一定量第5章中样品消化后定容的溶液(相当于2g粮食,4g蔬菜、水果,4mL冷饮,5g植物油,其他样品参照此量)及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测砷瓶中,加5mL碘化钾溶液(150g/L)、5滴酸性氯化亚锡溶液及5mL盐酸(样品如用硝酸-高氯酸-硫酸或硝酸-硫酸消化液,则要减去样品中硫酸毫升数;如用灰化法消化液,则要减去样品中盐酸毫升数),再加适量水至35mL(植物油不再加水)。
  吸取0,0.5,1.0,2.0mL砷标准使用液(相当0,0.5,1.0,2.0μg砷),分别置于测砷瓶中,各加
5mL碘化钾溶液(150g/L),5滴酸性氯化亚锡溶液及5mL盐酸,各加水至35mL(测定植物油时加水至60mL)。
于盛样品消化液,试剂空白液及砷标准溶液的测砷瓶中各加3g锌粒,立即塞上预先装有乙酸铅棉花及溴化汞试纸的测砷管,于25℃放置1h,取出样品及试剂空白的溴化汞试剂纸与标准砷斑比较。
  14 计算
  同第7章。
  结果的表述: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
  15 允许差
  相对相差≤20%。
                第三篇 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第三法)
  16 原理
  样品经消化,其中砷以五价形式存在。当溶液氢离子浓度大于1.0mol/L时,加入碘化钾-硫脲并结合加热,能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在酸性条件下,硼氢化钾将三价砷还原为负三价,形成砷化氢气体,导入吸收液中呈黄色,黄色深浅与溶液中砷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17 试剂
  17.1 碘化钾(500g/L)+硫脲溶液(50g/L)(1+1)。
  17.2 氢氧化钠溶液(400g/L)和氢氧化钠溶液(100g/L)。
  17.3 硫酸(1+1)。
  17.4 吸收液
  17.4.1 硝酸银溶液(8g/L):称取4.07g硝酸银于500m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后加入30mL硝酸,加水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17.4.2 聚乙烯醇溶液(4g/L):称取0.4g聚乙烯醇(聚合度1500~1800)于小烧杯中,加入100mL水,沸水浴中加热,搅拌至溶解,保温10min,取出放冷备用。
  17.4.3 吸收液:取17.4.1和17.4.2各一份,加入二份体积的乙醇(95%),混匀作为吸收液。使用时现配。
  17.5 硼氢化钾片:将硼氢化钾与氯化钠按1∶4质量比混合磨细,充分混匀后在压片机上制成直径10mm,厚4mm的片剂,每片为0.5g。避免在潮湿天气时压片。
  17.6 乙酸铅(100g/L)棉花:将脱脂棉泡于乙酸铅溶液(100g/L)中,数分钟后挤去多余溶液,摊开棉花,80℃烘干后贮于广口玻璃瓶中。
  17.7 柠檬酸(1.0mol/L)-柠檬酸铵(1.0mol/L):称取192g柠檬酸、243g柠檬酸铵,加水溶解后稀释至1000mL。
  17.8 砷标准储备液:称取经105℃干燥1h并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三氧化二砷(As2O3)0.132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2.5mol/L),待溶解后加入5mL高氯酸、5mL硫酸,置电热板上加热至冒白烟,冷却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定容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砷(五价)0.100mg。
  17.9 砷标准应用液:吸取1.00mL砷标准储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砷(五价)1.00μg。
  17.10 甲基红指示剂(2g/L):称取0.1g甲基红溶解于50mL乙醇(95%)中。
  18 仪器
  18.1 可见分光光度计。
  18.2 砷化氢发生装置(见图1)。
  19 分析步骤
  19.1 样品处理
  19.1.1 粮食类食品:称取5.00g样品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5.0mL高氯酸、20mL硝酸、2.5mL硫酸(1+1),放置数小时后(或过夜),置电热板上加热,若溶液变为棕色,应补加硝酸使有机物分解完全,取下放冷,加15mL水,再加热至冒白烟,取下,以20mL水分数次将消化液定量转入100mL砷化氢发生瓶中。同时作空白消化。
  19.1.2 蔬菜、水果类:称取10.00~20.00g样品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3mL高氯酸、20mL硝酸、2.5mL硫酸(1+1)。以下按19.1.1操作。
  19.1.3 动物性食品(海产品除外):称取5.00~10.00g样品于250mL三角烧瓶中,以下按19.1.1操作。
  19.1.4 海产品:称取0.100~1.00g样品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mL高氯酸、10mL硝酸、2.5mL硫酸(1+1),以下按19.1.1操作。
  19.1.5 含乙醇或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10.0mL样品于250mL三角烧瓶中,低温加热除去乙醇或二氧化碳后加入2mL高氯酸、10mL硝酸、2.5mL硫酸(1+1),以下按19.1.1操作。
  19.1.6 酱油类食品:吸取5.0~10.0mL代表性样品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5mL高氯酸、20mL硝酸、2.5mL硫酸(1+1),以下按19.1.1操作。
  19.2 标准系列的制备
  于6只100mL砷化氢发生瓶中,依次加入砷标准应用液0,0.25,0.5,1.0,2.0,3.0mL(相当于砷0,0.25,0.5,1.0,2.0,3.0μg),分别加水至3mL,再加2.0mL硫酸(1+1)。
  19.3 样品及标准的测定
  于样品及标准砷化氢发生瓶中,分别加入0.1g抗坏血酸,2.0mL碘化钾(500g/L)—硫脲溶液(50g/L),置沸水浴中加热5min(此时瓶内温度不得超过80℃),取出放冷,加入甲基红指示剂(2g/L)1滴,加入约3.5mL氢氧化钠溶液(400g/L),以氢氧化钠溶液(100g/L)调至溶液刚呈黄色,加入1.5mL柠檬酸(1.0mol/L)—柠檬酸铵溶液(1.0mol/L),加水至40mL,加入一粒硼氢化钾片剂,立即通过塞有乙酸铅棉花的导管与盛有4.0mL吸收液的吸收管相连接,不时摇动砷化氢发生瓶,反应5min后再加入一粒硼氢化钾片剂,继续反应5min。取下吸收管,用1cm比色杯,在400nm波长,以标准管零管调吸光度为零,测定各管吸光度。将标准系列各管砷含量对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或计算回归方程。
  20 计算
  式中:X——样品中砷的含量,mg/kg或mg/L;
  m1——测定用消化液从标准曲线查得的质量,μg;
  m——样品质量或体积,g或mL。
  结果的表述:报告算术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数。
  21 允许差
  相对相差≤1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第一法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青海省卫生防疫站负责起草;第二法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第三法由华西医科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打印本篇文章    关闭窗口

 

酒类技术网★酒类技术★酒类设备★技术转让★

CopyRight?copy;1998-2008 JiuYanSuo.com Allrights Reserved